无根藤

无根藤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无根藤
拼音拼读
wú gēn téng
药材别名
无头藤、无娘藤、无根草、菟丝藤、罗网藤、金丝藤
英文名称
dodder laurel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樟科植物无根藤CassythailiformisL.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寄生缠绕草本,借盘状吸根附于寄主上。茎线状,绿色或绿褐色,嫩茎被锈色短柔毛。叶退化为微小鳞片。穗状花序长2~5厘米,苞片及小苞片微小,宽卵形,被缘毛。花极小,两性,白色,长不到2毫米,花被裂片6,排成2轮,外轮3枚小,圆形;能育雄蕊9,分3轮。果实小,球形,包藏于花后增大的肉质果托内。花、果期5~12月。
产地分布
寄生缠绕于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及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或阴干。
药材性状
呈细长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2.5毫米。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具细纵纹和黄棕色茸毛,分枝处可见小鳞片,扭曲处常有盘状吸根。花小,排成穗状花序,长2~5厘米。果卵球形,包藏于肉质果托内,顶端开口,直径约4毫米,无柄。质脆,断面皮部纤维性,木质部黄白色。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凉,味淡。归经无。
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0克,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水洗。用治结膜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小儿疳积、水肿、咯血,痈疮、烫伤。
药理研究
在进行伤寒沙门菌株中的抗苯并芘致突变活性研究时,发现无根藤提取物降低苯并芘致突变活性达99%,且其有效成分存在于水不溶部分,对热稳定,提取物经121℃灭菌20分钟仍有用。
化学成分
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无根藤碱、无根藤定碱、无根藤末丁、无根藤末里丁、六驳碱、月桂若实碱及卫矛醇、鞣质等。
使用禁忌
孕妇忌服。
配伍药方
治远年痛风,及中风左瘫右痪:青藤4两,钓钩藤4两,红藤(即理省藤)4两,丁公藤(又名风藤)4两,桑络藤4两,菟丝藤(即无根藤)4两,天仙藤(即青木香)4两,阴地蕨(名地茶,取根)4两,忍冬藤2两,五味子藤(俗名红内消)2两。上切细,以无灰老酒1大斗,用瓷罐1个盛酒,其药用真绵包裹,放酒中浸之,密封罐口,不可泄气,春、秋7日,冬10日,夏5日。 每服1盏,1日3次。病在上,食后及卧后服;病在下,空心食前服。 (《医学正传》卷四·经验九藤酒)
相关中药材推荐

知母 zhī mǔ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

麻黄 má huáng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滑石 huá shí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太白花 tài bái huā
平肝明日,止血调经。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五灵脂 wǔ líng zhī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茵陈 yīn chén
清湿热、退黄疸。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湿退黄药。

扶芳藤 fú fāng téng
益气血、补肝肾、舒筋活络。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红景天 hóng jǐng tiān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属补益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红花龙胆 hóng huā lóng dǎn
清热除湿,解毒,止咳。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六神曲 liù shén qū
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属消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