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红

满山红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满山红
拼音拼读
mǎn shān hóng
药材别名
映山红、迎山红、金达来、东北满山红
英文名称
folium rhododendri daurici
功效分类
止咳平喘药
药用部分
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的叶。
动植物形态
半常绿灌木。叶互生,叶片革质,长圆形,两端钝,顶端有短尖头,上面有疏鳞片,下面有密鳞片,叶柄有微毛。花生于枝端,先叶开放,花冠宽漏斗状,5裂。蒴果。
产地分布
生于干燥的山坡、山脊或林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叶片干时卷曲,完整叶片椭圆形、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先端钝或稍尖,常微缺,微缺处具钝的短尖,叶基近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上表面暗绿色至褐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叶柄表面凹,背面圆突。近革质。气特异芳香,味苦微辛。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苦。归肺经。
功效作用
止咳、祛痰。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内服煎汤,鲜品加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痰多。
药理研究
对呼吸系统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体外试验,能抑制大鼠气管一肺组织呼吸,使耗氧量降低;可影响心血管系统,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灌服或腹腔注射乙醇或水提取液,对豚鼠、猫、小鼠均有止咳作用;醇浸水沉液、挥发油和水溶部分灌服对兔和小鼠酚红法均显示祛痰作用,杜鹃鸟素和去甲杜鹃素是祛痰主要成分。毒性:浸膏的生理盐水溶液给豚鼠静注,出现心率减慢,最后窦性停搏。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黄酮类、内酯类、金丝桃苷、异金丝桃苷、杜鹃素、杜鹃黄素、棉花皮素、山柰酚、杨梅树皮素、槲皮素、石竹烯氧化物、木藜芦毒素Ⅰ等成分。
使用禁忌
可有口干、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但程度轻微。部分病人可出现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等。肝病患者慎用。
配伍药方
①治慢性支气管炎:满山红叶粗末60克, 白酒500毫升,浸7天过滤,每服15~20毫升,每日服3次。(《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慢性支气管炎:满山红12~24克,三棵针、暴马丁香各9克。水煎,分2次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满山红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资料》1971,(11);30]
相关中药材推荐

厚朴花 hòu pò huā
芳香化湿,理气宽中。属化湿药。

龙脷叶 lóng lì yè
润肺止咳、通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白术 bái zhú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天仙子 tiān xiān zǐ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葱子 cōng zi
温肾,明目,解毒。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功劳木 gōng láo m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鸭脚木皮 yā jiǎo mù pí
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白蔹 bái liǎn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红天葵 hóng tiān kuí
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虎杖 hǔ zhàng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