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芫茜

假芫茜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假芫茜
拼音拼读
jiǎ yuán qiàn
药材别名
野芫荽、刺芹、香信、番香茜、香菜
英文名称
Foetid Eryngo Herb
功效分类
辛温解表药
药用部分
伞形科植物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 L.的全株。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特殊香气。基生叶革质,倒披针形,基部渐狭而呈一阔而扁平的柄,边缘有硬骨质和刺状锯齿,羽状脉达锯齿尖端呈硬刺;茎生叶短而硬,3~5裂或不分裂,疏生尖刺。花葶直立,粗壮,2歧分枝;头状花序极短,生于茎之分叉处;总苞片5~6,叶状,边缘疏生尖刺;小苞片线形;小花多数,白色或淡绿色。双悬球形或卵形,有球形茶色小凸瘤。
产地分布
生于林边、路旁、山坡、旷野的肥沃、湿润土地上。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拔取全草,抖净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
主根粗短,圆锥形,须根众多,灰褐色。基生叶8~12片,皱缩,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黄绿色,基部渐窄而成一扁平叶柄,边缘有硬骨质和刺状齿,羽状脉达锯齿尖端成硬刺。花茎自植株中央伸出,粗壮,中部以上分为2枝,并带有披针形的短叶,顶端尖锐,边缘3~5裂或不分裂,具疏而锐利的齿。有残留多数小花,呈头状花序聚生于花茎的分叉处,易脱落,残留萼片尖硬刺手。双悬果极细,呈卵形,表面具微细的棕色瘤状小点;全株香气较浓,味辛微苦。
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微苦。归肺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
疏风解表、芳香健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取鲜品捣烂敷患处。用治麻疹初期透发不畅、外感风寒咳嗽、食滞脘胀纳差。外用治跌打肿痛。
药理研究
抗氧化作用:假芫茜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抗炎作用:研究显示,假芫茜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它们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这种抗炎作用可能与假芫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有关。
抗菌作用:假芫茜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假芫茜中的化合物可以抑制一些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一些研究表明,假芫茜中的化合物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这些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效果。
化学成分
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等。以下是假芫茜中一些重要的化学成分:
挥发油:假芫茜中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包括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和薄荷烯醇(menthofuran)等。这些挥发油赋予假芫茜独特的香味和药理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假芫茜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岩黄酮(luteolin)、岩黄酮-7-O-葡萄糖苷(luteolin-7-O-glucoside)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药理活性。
酚类化合物:假芫茜中富含酚类化合物,如儿茶素(catechins)和咖啡酸(caffeic acid)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活性。
多酚类化合物:假芫茜中含有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原芫茜素(rosmarinic acid)、儿茶素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假芫茜茶:将干燥的假芫茜叶用开水冲泡,沏成茶饮用。假芫茜茶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伤疼痛等症状。
假芫茜药酒:将干燥的假芫茜叶浸泡在白酒中,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饮用。假芫茜药酒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症状。
假芫茜外敷:将鲜假芫茜叶捣烂,敷于患处,可缓解疼痛和肿胀。假芫茜外敷适用于扭伤、淤血等外伤症状。
相关中药材推荐

厚朴花 hòu pò huā
芳香化湿,理气宽中。属化湿药。

龙脷叶 lóng lì yè
润肺止咳、通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白术 bái zhú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天仙子 tiān xiān zǐ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葱子 cōng zi
温肾,明目,解毒。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功劳木 gōng láo m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鸭脚木皮 yā jiǎo mù pí
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白蔹 bái liǎn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红天葵 hóng tiān kuí
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虎杖 hǔ zhàng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