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党参

土党参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土党参
拼音拼读
tǔ dǎng shēn
药材别名
土羊乳、野党参、土人参、奶参、白洋参、对月参、川人参、奶浆根
英文名称
Companumoea root
功效分类
补气药
药用部分
桔梗科植物金钱豹C. javanica Bl. subsp. japonica (Makino) Hong或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Bl.的干燥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长可达2米。根茎极短,根肥大,肉质,有分枝,外皮淡黄色。全株光滑无毛,具白色粉霜,有白色乳汁。叶通常对生,叶柄与叶片近等长;叶片卵状心形,先端钝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钝齿。花1~2朵腋生,萼管短,与子房贴生,5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钟状,下部与子房连生,5裂近中部,裂片卵状三角形,向外反卷,外面淡黄绿色,内面下部紫色;雄蕊5,线形,花丝窄线形,基部变宽;子房半下位,花柱无毛,柱头通常5裂。浆果近球形。熟时黑紫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400~1800米的向阳草坡或丛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少分枝,扭曲不直,长10~25厘米,直径0.5~1.5 厘米。顶部有密集的点状茎痕。表面灰黄色,全体具纵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可见明显的形成层。木质部黄色,木化程度较强,气微,味淡而微甜。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
功效作用
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15~30克;干品9~15克。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主治虚劳内伤,气虚乏力,心悸,多汗,脾虚泄泻,白带,乳汁稀少,小儿疳积,遗尿,肺虚咳嗽。
药理研究
1、治疗脾虚腹泻。2、治疗小儿遗尿。
化学成分
土党参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钱豹苷(1)、lobetyol(2)、4E,8E,12E-三烯-10-炔-1,6,7-十四烷三醇(3)、9-(2-四氢吡喃)-8E-烯-4,6-二炔-3-壬醇(4)、9-(2-四氢吡喃)-2E,8E-二烯-4,6-二炔-1-壬醇(5)、lobetyolinin(6)、(Z)-3-己烯-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3,4-二羟基苯甲酸(8)、党参苷Ⅱ(9)、zanthocapensol(10)、蛇葡萄素(11)、贝壳杉双芹素(12)、β-脱皮甾酮(13)、α-托可醌(14)。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
①治虚劳:土党参60克,糯米300克。水煎克。(《湖北中草药志》)
②治多汗、心悸:土党参15克。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③治脾虚泄泻:土党参15~30克,大枣9~15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小几疳积:鲜土党参30克,白糖适量,水煎服。或取汤冲鲜鸡蛋1枚服。(《福建药物志》)
⑤治小儿遗尿:土党参根60~120克,猪瘦肉120克。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九香虫 jiǔ xiāng chóng
行气止痛、温肾壮阳。属理气药。

虻虫 méng chóng
逐瘀消癥,破血通经。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破血消癥药。

鹿药 lù yào
补肾壮阳,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

淫羊藿 yín yáng huò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罗勒 luó lè
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属解表药下的辛温解表药。

藤黄 téng huáng
消肿排脓,散瘀解毒,杀虫止痒。属拔毒生肌药。

山菅兰 shān jiān lán
拔毒消肿,散瘀止痛。属拔毒生肌药。

天葵子 tiān kuí zi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广东王不留行 guǎng dōng wáng bù liú xíng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韭菜子 jiǔ cài zǐ
温补肝肾、壮阳固精。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