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

菊苣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菊苣
拼音拼读
jú jù
药材别名
卡斯尼(维吾尔族名)
英文名称
witloof
功效分类
利水消肿药
药用部分
菊科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_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有棱,中空,分枝多。基生叶倒长椭圆状披针形,倒向羽状分裂至不分裂,先端裂片大,侧裂片三角形,基部渐狭成有翅的叶柄,边缘具疏且不整齐的牙齿及长毛,叶两面稍有毛,中脉及叶柄密被粗毛;茎生叶较小,披针状卵形至披针形,无柄,基部稍抱茎,全缘,有粗毛。头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苞圆柱状,总苞片2层,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窄长披针形;花全为舌状花,花冠蓝色,聚药雄蕊,柱头2裂。瘦果,有棱角。花期夏季。
产地分布
生于田野、路边、山沟、草地。菊苣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北及新疆等地;毛菊苣分布于新疆。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
茎近光滑。茎生叶少或退化,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簇生;苞片2层,外短内长,无毛。
性味归经
性凉,味微苦、咸。归经暂无。
功效作用
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
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内服:煎汤,用量9—18克;外用:水煎洗。
药理研究
抗菌作用 。菊苣的煎剂有抗菌和收敛作用。
利尿作用 。菊苣的浸提物对动物注射可以兴奋神经中枢并能增强心脏活动。
健胃作用 。菊苣的根可以提高食欲并且改善消化功能。
此外,菊苣还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等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
化学成分
含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苷、野莴苣苷、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叶含单咖啡酰酒石酸,二咖啡酰酒石酸。浸剂对动物注射,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并增强心脏活动。高浓度浸剂可促进胃分泌,但不增进平滑肌张力。种子有非特异性植物血细胞凝集素。
使用禁忌
据报道,菊苣中含致癌烃,其含量高于其他咖啡类饮料。
配伍药方
1、菊苣大黄茶:菊苣10克,大黄5克,栀子10克,茵陈5克,葛根5克,百合5克。将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放入药罐,加水500ml,保证药材全部浸泡在水中,静置约30分钟,之后大火将茶汤煮开,转小火煎制,直至水约剩下150ml,待茶汤至适合温度后饮用。具有保肝利胆,降“三高”的功效。/2、菊苣苦瓜排骨汤:菊苣10克,苦瓜50克,排骨300克。菊苣洗净,苦瓜切片,排骨剁成小块,炖锅内加入适量水烧开后放入排骨,武火煮10分钟,打去浮沫,再文火炖半小时,后加入苦瓜与菊苣熟后即可。具有清热止渴、明目降压的功效。
3、菊苣薏米煲玉米:菊苣(干)10克、生薏米30克、玉米1-2根带须(1人份)。
相关中药材推荐

白头翁 bái tóu wēng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白术 bái zhú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天胡荽 tiān hú suī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金樱子 jīn yīng zǐ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属收涩药下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鹅不食草 é bù shí cǎo
通鼻窍、止咳。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红芪 hóng qí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柿蒂 shì dì
降逆止呃,下气。属理气药。

狗肝菜 gǒu gān cài
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广升麻 guǎng shēng má
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小通草 xiǎo tōng cǎo
清热、利尿、下乳。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