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参

太白参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太白参
拼音拼读
tài bái cān
药材别名
煤参、太白洋参、黑洋参
英文名称
Taibai ginseng
功效分类
补阴药
药用部分
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大卫马先蒿Pedicularis davidii Franch.、美观马先蒿P.decora Franch.、邓氏马先蒿P.dunniana Bonati的根。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高者可达50厘米。根粗大,多自根颈下发出2~4条侧根,略作纺锤形,肉质,须根多。根茎短,茎单出或自根茎上端发出多条。叶在茎下部者多假对生,上部者互生;叶片膜质,卵状长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羽状全裂,边缘有重锯齿,齿端有小刺尖。总状花序顶生,长13~18厘米,花梗短,纤细,密被短毛;萼膜质,卵状圆管形;花冠紫色或红色,长12~16毫米,筒伸直,盔的直立部分在自身的轴上扭旋两整转,复在含有雄蕊部分的基部强烈扭折,使喙指向后方,卷成半环状,端2浅裂,下唇大,中裂片小,宽倒卵形。蒴果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两室极不等。花期6~8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生于海拔1750~3500米的沟边、路旁及草地上。多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
在8~10月采收,去除杂质,晾干。
药材性状
根呈长圆锥状或圆柱状,具支根或多次分枝,长10~20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色,顶端芦头长1~2厘米,主根上端具明显细密环纹,支根易断离,根痕棕褐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黑褐色,木部呈黄褐色菊花心,不呈纤维性。气微,味甜,微苦。以色黑、质硬脆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微苦。归肾经、脾经。
功效作用
滋阴补肾,益气健脾。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9~15克,大剂量30~60克。主治脾肾两虚,骨蒸潮热,关节疼痛,不思饮食。
药理研究
太白参对四氧啼畴所致小鼠的衰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四氧啼陡所致小鼠的肝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的增加小鼠体内的能 源储备;有抗自由基抗衰老抗肝损伤,促进机体运动机能的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生物碱、酚类、有机酸、皂苷、环烯醚萜苷类、苯丙素苷类等。
使用禁忌
反藜芦。忌生冷饮食及浆水。
配伍药方
①治体虚头晕:太白参、党参各15克,细辛3克。水煎服。(《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骨蒸潮热,周身关节疼痛:太白洋参120~250克,炖猪肉或猪蹄,分数次食。(《陕西中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苦参 kǔ shēn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灵香草 líng xiāng cǎo
清热、行气、止痛、驱蛔。属驱虫药。

佛甲草 fó jiǎ cǎo
清热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丝瓜络 sī guā luò
活血、通络、祛风。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六神曲 liù shén qū
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属消食药。

琥珀 hǔ pò
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单叶蔓荆子 dān yè màn jīng zi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白兰花 bái lán huā
止咳、化浊。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狗肾 gǒu shèn
温肾壮阳、补益精髓。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薤白 xiè bái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属理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