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

辣椒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辣椒
拼音拼读
là jiāo
药材别名
番椒、辣茄、辣虎、腊茄、海椒、辣子、大椒
英文名称
chili
功效分类
温里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 L.或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
动植物形态
灌木,或栽培成为一年生,高50~80厘米。单叶互生,叶柄长4~7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9.5厘米,宽1.5~2主,全缘,先端尖,基部渐窄而下延至柄。花白色或淡黄绿色,1~3朵腋生,花梗俯垂,花萼杯状,有5~7浅裂,花冠幅状,裂片5~7,雄蕊5个,子房上位,2室。浆果俯垂,长指状,顶羰尖而稍弯,少汁液,果皮有胎座间有空隙,熟后红色。
产地分布
我国各地广泛有栽培。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皮变红色时采收,除去枝梗,晒干。
药材性状
呈圆锥形、类圆锥形,略弯曲。表面橙红色、红色或深红色,光滑或较皱缩,显油性,基部微圆,常有绿棕色、具5裂齿的宿萼及果柄。果肉薄。质较脆,横切面可见中轴胎座,有菲薄的隔膜将果实分为2~3室,内含多数种子。气特异,味辛、辣。
性味归经
性热,味辛。归心经、脾经。
功效作用
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
入丸、散,用量0.9~2.4克,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敷。用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
药理研究
有镇痛、抗炎作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灌服辣椒煎液促进盐酸、醋酸造成的大鼠急、慢性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口服红干辣椒粉末胶囊促进胃溃疡患者溃疡的愈合,辣椒能增强豚鼠离体胆囊的收缩运动,其作用可被吲哚美辛减弱,但不被阿托品所阻断。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辣椒碱可改善大鼠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功能,抑制肌酸激酶释放,并升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血浆浓度。其他作用:辣椒碱选择性耗竭感觉神经末端的神经肽类物质,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对人和动物鼻黏膜产生脱敏作用。辣椒碱处理豚鼠单侧鼻黏膜,减少同侧分泌,完全阻滞对侧分泌反应,具有消除轴突反应及中枢反射引起的鼻分泌作用,降低感觉神经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
化学成分
辣椒果实含辣椒碱类成分,还含多种低沸点和高沸点挥发性羧,此外还含β-胡萝卜素,陷黄质,玉米黄质,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堇黄质,茄碱,茄啶及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种子中含茄碱,茄啶,4-α-甲基-5-α-胆甾-8-烯-3-β-醇环木菠萝烷醇,环木菠萝烯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及羽扇豆醇等。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及患咳嗽、目疾者忌服。
配伍药方
①治痢积水泻:辣茄1个。为丸,清晨热豆腐皮裹,吞下。(《纲目拾遗》引自《医宗汇编》)
②治冻瘃:剥辣茄皮,贴上即愈。(《纲目拾遗》引蔡云白方)
③治风湿性关节炎:辣椒20个,花椒30克。先将花椒煎水,数沸后放人辣椒煮软,取出撕开,贴患处,再用水热敷。(《全国中草药汇编》)
相关中药材推荐

苍术 cāng zhú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属化湿药。

乳香 rǔ xiāng
调气活血、定痛、消肿、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吉祥草 jí xiáng cǎo
清肺、止咳、理血、补肾、解毒、接骨。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荷叶 hé yè
清暑化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马齿苋 mǎ chǐ xiàn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清热解毒药。

槟榔 bīng láng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属驱虫药。

暴马丁香 bào mǎ dīng xiāng
清肺祛痰、止咳、平喘、利水。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葫芦茶 hú lú chá
清热解毒、利水除湿、消食杀虫。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葶苈子 tíng lì zi
泻肺平喘、行气消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甘肃丹参 gān sù dān shēn
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排脓生肌。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