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果

凤眼果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凤眼果
拼音拼读
fèng yǎn guǒ
药材别名
九层皮、七姐果、富贵子、红皮果、罗晃子、苹婆果、潘安果
英文名称
Sterculia nobilis
功效分类
消食药
药用部分
来源于梧桐科植物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的种子。
动植物形态
乔木。树皮黑褐色,小枝幼时略被星状毛。叶互生,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25厘米,宽5~1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或钝。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披散,有短柔毛;花单性,无花冠,花萼淡红色,钟状,外面被短毛柔毛,5列,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先端互相黏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柱头5浅裂。蓇葖果鲜红色,厚革质,长圆状卵形,先端有喙,种子1~4颗。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
产地分布
野生山坡林内或灌丛中,亦有栽培。产广东、广西的南部、福建东南部、云南南部和台湾。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备用。
药材性状
种子椭圆球形,黑褐色或暗栗色,直径约1.5厘米。气微,味淡。以种子个大,色均匀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归胃经、大肠经、小肠经。
功效作用
和胃消食,解毒杀虫。属消食药。
临床应用
煎汤,6~8枚;或研末为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调搽。主治反胃吐食,虫积腹痛,疝痛,小儿烂头疮。
药理研究
有增强肠道功能。
化学成分
富含维生素A。
使用禁忌
脾虚便泄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疝痛:罗晃子七个。酒煎服。(姚可成《食物本草》)
②治翻胃吐食,食下即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凤眼果七枚。煅存性,每日酒调下方寸匕,服完为度。(姚可成《食物本草》)
③治腹中蛔虫上攻,心下大痛欲死,面有白斑:罗晃子、牵牛子各七枚。水煎服。(姚可成《食物本草》)
相关中药材推荐

厚朴花 hòu pò huā
芳香化湿,理气宽中。属化湿药。

龙脷叶 lóng lì yè
润肺止咳、通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白术 bái zhú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天仙子 tiān xiān zǐ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葱子 cōng zi
温肾,明目,解毒。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功劳木 gōng láo m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鸭脚木皮 yā jiǎo mù pí
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白蔹 bái liǎn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红天葵 hóng tiān kuí
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虎杖 hǔ zhàng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