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牙药

虫牙药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虫牙药
拼音拼读
chóng yá yào
药材别名
细叶香茶菜、三姐妹、轮叶香茶菜、伤寒头、三叉金
英文名称
ternate-leaved rabdosia
功效分类
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分
唇形科植物细叶香茶菜Rabdosiaternifolia (D.Don) Hara的地上部分。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茎密被绒毛状长柔毛。叶对生及3~4枚轮生,具极短柄;叶片披针形至狭椭圆形,稀卵状长圆形,长2~12厘米,上面具皱纹,被疏柔毛至短柔毛,下面网脉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黄色绒毛。穗状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排列成顶生复圆锥花序;苞片叶状至极小;花萼钟状,密被长柔毛,果时增大呈筒状,齿5,相等;花冠小,白色至浅紫色,筒下弯,基部浅囊状,上唇4圆裂,上反,下唇圆卵形,内凹;雄蕊内藏。小坚果卵圆形,腹面具棱。
产地分布
生于山野草坡。我国广西、四川西南部有分布。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
药材性状
茎被柔毛,三枚小叶轮生,狭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2~12厘米,宽0.7~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阔锲形或锲形,叶缘具锯齿,坚纸质至近草质,上面榄绿色,具皱纹,被柔毛,下面较淡,网脉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黄色绒毛,叶柄极短。由聚伞花序组成穗状圆锥花序,苞片叶状,花萼钟状,直立,萼齿5,三角形,等大。种子卵圆形。气微,味微苦涩。以身干、带叶花者为佳。
性味归经
性凉,味苦、微辛。归肺经、肝经。
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止血。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
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主治感冒,流感,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牙痛,黄疸,热淋,水肿,痢疾,毒蛇咬伤等。
药理研究
虫牙药水煎剂对小鼠S180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稀释液对肝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的5%盐酸可溶性组分均有保肝作用。此外,虫牙药还有抗病毒、抗菌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香茶菜属酸(isodoni(acid)、香茶菜属醛(isodona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和豆甾醇( stigmasterol)等。
使用禁忌
脾虚便泄者禁服。
配伍药方
①治牙痛:虫牙药少许,加食盐共捣,放于患处;或用虫牙药根捣烂,放于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流行性感冒:细叶香茶菜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毒蛇咬伤,肿胀疼痛:细叶香茶菜一至二两,水煎冲酒服;外用鲜草适量,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 药》
④治刀伤:虫牙药叶适量,捣烂敷伤口。《贵州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厚朴花 hòu pò huā
芳香化湿,理气宽中。属化湿药。

龙脷叶 lóng lì yè
润肺止咳、通便。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白术 bái zhú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天仙子 tiān xiān zǐ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葱子 cōng zi
温肾,明目,解毒。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阳药。

功劳木 gōng láo m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鸭脚木皮 yā jiǎo mù pí
发汗解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祛风除湿。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白蔹 bái liǎn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红天葵 hóng tiān kuí
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虎杖 hǔ zhàng
祛风利湿、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退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