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芽

稻芽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稻芽
拼音拼读
dào yá
药材别名
谷芽
英文名称
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
功效分类
消食药
药用部分
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
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中空,有节,有分蘖。叶具叶鞘,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合,幼时有明显的叶耳;叶片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粗糙,叶脉明显。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垂,分枝具棱角,小穗长圆形;不育花外稃锥刺状;可育花外稃硬纸质,具5脉;内稃3脉;雄蕊6,花丝细弱;子房长圆形,光滑,花柱2枚,柱头羽毛状。颖果平滑,淡黄色、白色;种子有明显的线状种脐。花、果期夏、秋两季。
产地分布
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
成熟时割下禾稻,脱粒,晒干,即为稻谷。取稻谷用水浸泡1~2天,捞出置容器中,上盖潮湿蒲包,每日淋水,保持湿润,至须根长3~7毫米时取出晒干,即生谷芽。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大部爆裂,取出放凉,即炒谷芽。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微喷清水,取出风干,即焦谷芽。
药材性状
呈稍扁的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7~9毫米,宽3~4毫米,外稃坚硬,表面黄色,具短细毛,有脉5条。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桨片,长约2毫米,淡黄色,膜质,于一个桨片内侧伸出淡黄色弯曲的初生根,长0.5~1.2厘米。内稃薄膜质,光滑,黄白色,内含果实,质坚,断面白色,有粉性。气无,味微甜。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
功效作用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属消食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用治米面薯芋等淀粉类食物所致的食滞、脘腹胀满,或脾虚食少等。
药理研究
所含的β-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链缩合葡萄糖,但本品所含的α-和β-淀粉酶量较少,其消化淀粉的功能不及麦芽,所含淀粉酶能帮助消化。实验表明,谷芽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而具有抗过敏活性。
化学成分
含有淀粉、淀粉酶、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并含天门冬氨酸,r.氨基丁酸等18种氨基酸。所含淀粉酶有消化淀粉的作用。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
①启脾进食:谷芽120克,为末,入姜汁、盐少许,和作饼,焙干。入炙甘草、砂仁、白术(麸炒)各30克。为末,白汤点服之,或丸服。(《澹寮集验方》谷神丸)
②治小儿消化不良,面黄肌瘦:谷芽9克,甘草3克,砂仁3克,白术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饮食停滞,胸闷胀痛:谷芽12克,山楂6克,陈皮9克,红曲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相关中药材推荐

广枣 guǎng zǎo
行气活血、养心、安神。属安神药下分类的养心安神药。

桑寄生 sāng jì shēng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剑花 jiàn huā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清化热痰药。

紫苏子 zǐ sū zǐ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属泻下药下分类的润下药。

鹤草芽 hè cǎo yá
驱虫,解毒消肿。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九层塔 jiǔ céng tǎ
疏风解表、祛风消肿、散瘀止痛、活血通经。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枇杷叶 pí pá yè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中的止咳平喘药。

金莲花 jīn lián huā
清热解毒,消肿,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地桃花 dì táo huā
清热解毒、去湿止痢、祛风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川续断 chuān xù duàn
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