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叶金花

玉叶金花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玉叶金花
拼音拼读
yù yè jīn huā
药材别名
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大凉藤、白叶子、土甘草、山甘草、白纸扇
英文名称
buddhas lamp twig and leaf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
清热凉血药
药用部分
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的根、枝、叶或全株。
动植物形态
攀援灌木。小枝被平伏的短柔毛。叶对生,有时近轮生,膜质或薄纸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近无毛或被疏毛,下面密被短柔毛。叶柄长2~8毫米,被粗柔毛。托叶三角形。花序顶生,稠密,聚伞花序,总花梗长8~11毫米,有时极短。苞片条形,被长柔毛。花梗极度短,萼管陀螺形,长3~4毫米,外面被柔毛,萼檐裂片线形,比萼管长2倍以上。基部被毛稍密,渐向上稀疏,花瓣状裂片广椭圆形,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具柄,两面被柔毛,有纵脉5~7条;雄蕊5,长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浆果近球形,肉质,长8~10毫米,宽6~7.5毫米,被疏柔毛,聚集成团,干后黑色。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产地分布
玉叶金花生于较阴的山坡、灌木丛、河谷、林旁或路边。长江以南各省区有分布。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泥上、杂质,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材性状
茎圆柱形,直径3~7毫米,表面棕色,具细纵纹、点状皮孔及叶痕。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或淡黄绿色,髓部明显,白色,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微苦。归肝经、脾经。
功效作用
清热疏风,凉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主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肾炎。
药理研究
1.玉叶金花的枝叶,福建民间有用其煎剂作为避孕药或堕胎药。抗早孕实验证明,本品中所含咖啡酸、阿魏酸对小白鼠有不同程度的抗甲孕作用,并发现五叶金花的水煎液和81%乙醇沉淀物为抗早孕活性部分。
2.降血脂作用用小鸡实验,豆甾醇具有明显的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对心脏和肝脏无明显影响。
化学成分
玉叶金花茎中含海恩西阿苷元,玉叶金花苷A、B、C、M。还含β-谷甾醇、豆甾醇,咖啡酸,阿魏酸,山栀苷甲酯以及阿江榄仁酸。叶中古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豆甾醇,高级脂肪酸,以及玉叶金花苷酸甲酯和山栀苷甲酯等。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
①感冒发热:玉叶金花30克,马兰30克,水煎服。(《贵州民间草药》)
②支气管炎、扁桃体炎 玉叶金花30克,八爪金龙10克,矮地茶30克,水煎服。(《贵州民间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一点红 yì diǎn hóng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辣椒 là jiāo
温中散寒,开胃消食。属温里药。

石上柏 shí shàng bǎi
疏风、清肺止咳、解毒止痛、清肿抗癌、利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广金钱草 guǎng jīn qián cǎo
清热除湿、利尿通淋。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湿通淋药,主要具有利尿排石、利胆、抗炎的作用;另外,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抗菌、促智作用。多糖成分对尿路结石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是治疗结石的有效成分之一。

枳椇子 zhǐ jǔ zi
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救必应 jiù bì yìng
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荨麻 xún má
祛风定惊、消食通便。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息风止痉药。

白芷 bái zhǐ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大风子 dà fēng zǐ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属杀虫止痒药。

粉葛 fěn gé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属解表药下属的辛凉解表药。